5月26日讯,在建设新时代人才高地的路上,保定人才政策亮点十足,引才聚才的良方层出不穷,爱才用才的诚意正成为各领域人才的“心头之选”。保定市委书记、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党晓龙在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优秀人才集聚到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中来,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25日,从保定市委组织部获悉,为全面提升人才工作水平,该市深入开展“人才领航”行动,突出抓好“统、融、落”三个关键环节,为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凝聚人才力量、打造智力引擎。
大力度抓“统筹” 构建人才工作“一盘棋”
人才工作涉及面宽、政策性强,是一项系统工程。保定市为构建系统的人才工作体系,在政策统筹、力量统筹、资金统筹三方面齐抓共管,形成人才工作“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在政策统筹方面,该市针对各层次、各方面人才需求,统筹制定人才政策。其中,围绕引进领军人才,制定出台《科学家服务管理办法》《市特聘专家服务管理办法》等,聚焦“医、车、电、数、游”、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和都市农业等全市主导产业,柔性引进107名特聘专家;围绕引进海外人才,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海外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措施》《引才大使认定与奖励暂行办法》,形成了“海外引才”计划政策体系,引进导师型外籍专家550人、外籍员工3300人;围绕吸引青年人才,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高校毕业生来保留保发展的若干扶持政策》,制定了落户补贴、购房补贴、租房补贴等十条政策。
为凝聚各方面力量,保定市制定了《保定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明确各部门职责,并定期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会议或调度会议,各成员单位同心同向、同频共振、共同发力。
同时,该市积极强化对人才工作的资金优先保障,研究制定《保定市人才发展准备金管理办法》,市级每年确定5000万元准备金,用于重点人才工作的专项支出。各县(市、区)也都建立了人才发展准备金制度,为全市人才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方位抓“融入” 让人才引领发展、发展集聚人才
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数据链的深度融合是保证人才工作生命力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保定坚持用产业链集聚人才,以人才助推发展。围绕保定“7+18+N”重点产业体系,整合多方面资源,采取“1+4N”的形式创建7个重点产业人才联合体,形成多方协同、产才融合、资源共享、协调联动的人才工作模式,其中“1+4N”指每个联合体由1批市特聘专家、N所驻保高校、N所职业技能院校(中职)、N个重点企业、N个县(市、区)共同组成。此外,围绕打造体育强市,该市制定了《保定市加快培养引进高水平体育人才若干措施》,组织实施了“冠军回乡”计划,建设一支以体育竞技为主,教学、科研、产业、营养、康复、运动防护等专业为补充的高水平体育人才队伍。日前,葛杨、宋程、于淼等保定籍体育冠军挂任主城区体育主管部门副职。
各领域创新人才正齐聚保定,为古城插上创新翅膀。保定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揭榜挂帅”,先后发布两批63项“揭榜挂帅”技术需求榜单,共投入4.87亿元,涵盖第三代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吸引了中国农科院、西安交大等科研团队揭榜。
同时,该市正积极推行“城市合伙人”制度,印发了《“城市合伙人”评定管理办法》,为保定城市发展、产业升级、提升城市形象、宣传推介等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相关工作者、智慧智囊团队、重大项目投资者和文教社科体育卫生等方向的名人命名为“城市合伙人”,每年评定一次,首次评定15至20人,给予系列的奖励和优惠政策。
为抢抓数据服务产业发展机遇,保定市印发了《关于支持数据服务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加大对数字人才培养的补贴,对稀缺人才的引进,从提供落户及购房奖励、子女义务教育保障等方面提供支持。
高质量抓“落实” 全面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人才工作部署的落实、人才工作政策的落实,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关键环节。保定市研究制定了《保定市人才工作考核实施办法》和人才考核指标体系,明确对县(市、区)和市直相关部门的考核指标、考核步骤和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指标细化为百分制,将省市委的人才工作重点部署列入考核指标,强化考核工作的“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
为确保人才工作有力有序开展,该市还建立了人才工作“双月报”和“季点评”制度,每两个月各县(市、区)和市直相关部门上报一次人才工作进展情况,每季度对各县(市、区)人才绩效考核指标进行排队点评。
以服务的到位促进工作的落实,该市制定《关于强化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若干措施》,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支持专家参与政治活动、专家决策咨询、专家服务保障等制度,全市37名市级领导、166名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县级干部和35名市委组织部干部共联系院士专家535人,形成“问候、问情、问需、问策”的常态化工作机制,牢固树立“服务人才”理念。
此外,保定市通过“保定人才”公众号、召开政策推介会、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广泛宣传人才政策,特别是对新出台的人才政策包,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政策影响力、覆盖面和知晓率,帮助人才用好政策、助力企业享受政策,切实打通政策落地见效“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