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引才专家
400-119-8090
趋势洞察
当前位置: 首页 > 趋势洞察

江苏到底有多强?疫情冲击下的人才工作正在加码

苏州:“云集苏州  创赢未来”高端人才云创活动燃爆网络

南京:十项新政,再次放宽落户门槛

徐州:全年吸引3.5万名高校毕业生来徐

无锡:发布12条“锡引惠才”行动计划

……

近期,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复工复产节奏加快,各地纷纷出台一些人才政策,将人才的迫切需求与地方发展更深度的绑在一起,试图消解疫情给地方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保人才工作不因疫情而滞后。

江苏各地也在释放出只争朝夕、竞速发展的强烈信号,一些城市提前布局,争相推出 “ 福利 ” 吸引人才落户,彰显出人才价值、知识价值,也折射出城市竞争、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疫情的影响是阶段性的,而人才的活力是始终存在的。今天小编带大家看一下近期江苏多地在人才工作方面提出的重要举措。

人才招引

苏州:从5月1日开始, 本科学历直接落户,“先落户后就业”。同时,大专学历落户者原来缴纳社保满两年的要求拟放宽到6个月。这一政策被称为“王炸级”人才新政,也是苏州紧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自贸区苏州片区等重大历史机遇,吸引更多年轻人才输入的必然之举。

南京:本科学历人才从40周岁放宽到45周岁,将留学回国人员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一并纳入;40周岁以下大专学历人员,在宁就业参保半年就可落户”这一落户举措备受关注,此外还有保障人才安居、拓宽就业渠道等多项给力政策。经测算,南京将拿出2个多亿的“真金白银”重点扶持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

徐州:同样重视高校毕业生人才的还有徐州。从2月开始,徐州在国内200多所高校设置线上徐州招聘专区,为企业对接需求人才。今年,徐州还计划全年吸引3.5万名高校毕业生来徐发展。

不管是放宽落户门槛,还是敞开怀抱招揽符合一定条件的学历人员和技术技能人才,都说明了各地在“抢人大战”中的决心和力度。

人才高地

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换代,江苏多地也瞄准人才结构调整,打造人才高地的同时建高峰。

徐州:提出要坚持把打造淮海经济区人才高地作为优先战略,以最实举措凝聚振兴转型的 “ 第一资源 ” 。

盐城:明确把加强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工作作为根本之举,全面找差距、补短板。

苏州:3年内引进1万名高质量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3月19日苏州出台高端人才奖励计划细则,对标国际惯例,对高端人才和急需人才直接参照个人薪酬按比例给予重奖,最高每年可获40万元。4月8日,苏州举办“云集苏州创赢未来”高端人才云创直播活动,4883家单位端出46438个高端岗位,向全球发出来自苏州的“英雄帖”。

无锡:发布12条“锡引惠才”行动计划,对顶尖人才团队给予最高1亿元的项目支持。首次提出启动人才发展“城市合伙人”,把孵化器、加速器、技术转移机构、人才中介机构等纳入奖补的范畴,最高达500万元;还首次提出“人才金融港”概念,计划今年内开通,通过整合政务服务、项目申报等资源,打造无锡的“城市客厅”“人才之家”。

无锡市人才处负责人说“今年遇到疫情,我们工作进度比去年更早、更快,希望最大限度激活人才力量。”

人才生态

有基础才有高地,有高地才有高峰。

虽然网上被“散装江苏”刷了屏,强援外,低感染,每个市单拉出来,也是可圈可点。全省成绩,来自于各市的努力。经济大省、开放大省、制造业大省……形散神不散,才是是“散”的最高境界。2019年,江苏GDP(全年地区生产总值)99631.52亿元,增长6.1%。人均GDP12.36万元,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 ,可谓 “ 分是十三星,聚是苏大强。”。目前,全国各地争相招引人才,而江苏省将凭借政府、社会、企业、人才的共同努力,营造更为优秀的人才生态。



相关推荐

  • 12
    2021-03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2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东方)是由财政部、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共同发起设立的中央金融企业,业务涵盖资产管理、保险、银行、证券、信托、信用评级和海外业务等,下辖中华联合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601...
  • 01
    2020-12

    复旦大学微纳电子平台2020年

    1名,通过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与瑞典皇家工学院联合培养方式,培养土壤检测与修复方面人才。1、研究方向:((((-土请有意应聘者通过邮件提交个人简历。简历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习简历、参加课题情况、发表论文、专利、获奖、个人自我评价等。其他可以证明本...
  • 03
    2021-11

    徐州“555”引才政策今起实施

    人才是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第一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城市间的人才竞争愈发激烈,各城市不断制定出台有温度、更具力度的人才政策。近日,徐州市为推动实施人才强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大规模、更大力度引进各类人才,徐州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会...